法國航天局 (CNES) 進行的一項新研究正在調查 3D 打印的氧化物陶瓷材料如何改進用于空間推進的關鍵子系統的設計。該研究的重點是開發優化的釔鋁石榴石 (YAG) 干凝膠,當 3D 打印成復雜形狀時,該干凝膠可提供理想的強度和抗蠕變性。根據 CNES 的說法,這些增材制造的 YAG 陶瓷可以構成未來用于深空探索渦輪葉片的金屬合金的基礎。
國際上USNC通過粘結劑噴射3D打印技術制造核能領域的包覆燃料的基體和(或)包覆層的燃料元件。USNC的商用放射性同位素加熱器可以集成到著陸器和漫游車等太空探索設備中,使它們能夠在傳統熱源失效的寒冷條件下生存。此功能對于防止設備和組件在 14 天的陰歷夜、月球永久陰影區域以及太陽能和化學電源效率低下或無法使用的其他地方凍結至關重要。
2017年-2021年, 是基于光固化的陶瓷3D打印在航空、醫療領域得到應用發展的五年。同樣是在這五年中,粘結劑噴射3D打印技術在模具、鑄造型芯制造中的應用得到加強,陶瓷3D打印企業發力于生產級的陶瓷3D打印系統與材料的研發,同時更低成本與更高精度的3D打印技術進入市場。
分享一個國際上知名高性能陶瓷產品制造商Avignon Ceramic 通過3D打印技術和增材制造設計思維提高陶瓷產品性能與品質的應用案例,以此來感受3D打印技術為復雜陶瓷產品帶來的附加值。
中國深圳大學和西南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增材制造陶瓷結構的方法,該結構可以排放核反應堆燃料。利用載鋰陶瓷和DLP 3D打印,該團隊已經能夠創造出能夠自給自足產生氚的“繁殖毯”,氚是核聚變過程的重要元素。未來,科學家們的蜂窩設備可以用作實驗反應堆中更有效的卵石床版本,有助于推進技術解決全球能源短缺問題。
來自中國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已3D打印了一種設備,該設備能夠利用太陽太陽光線產生的熱量使海水安全飲用。科學家的新型凈化器以全印圖陶瓷芯為基礎,具有集成的太陽能吸收器,絕熱體和輸水器,無需任何設置即可收集和脫鹽。該設備的轉換效率為98%,還符合世衛組織(WHO)的標準,可能使其成為以可持續且節能的方式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的理想之選。
斯洛伐克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穎的陶瓷3D打印材料,該材料設計用于低成本FFF機器。與現有的入門級陶瓷不同,該團隊的長絲由PVA粘結劑和莫來石基料組成,可以從標準的0.4 mm噴嘴中擠出,而無需增加附著力或調整系統。該配方也無需使用昂貴的專業熔爐就可以進行后處理,從而為潛在的業余愛好者提供了作為預算友好型陶瓷的巨大潛力。
3D打印OEM和服務局3DCeram已協助法國航天局(CNES)衍生出來的Anywaves設計用于小型衛星的3D打印陶瓷天線。在過去的18個月中,Anywaves與3DCeram的3D-AIM咨詢服務公司合作,通過包括可行性分析,設計到制造討論以及風險分析在內的三個步驟來開發GNSS L1 / E1波段天線。 3D-AIM致力于幫助航空航天公司從零開始制造陶瓷應用到零件生產,管理設計和生產階段,然后將技術轉移給最終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