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發射到“月球軌道”。通過該公司的 3D 打印發動機驅動的電子火箭發射,微波大小的“CAPSTONE”CubeSat 旨在為人類重返月球鋪平道路,作為美國宇航局阿爾忒彌斯任務的一部分。具體來說,該設備將成為第一個進入近直線暈軌道 (NRHO) 的航天器,該軌道前哨的計劃軌道是為支持月球游覽而建造的。
2022年6月22日,Relativity Space已將該公司的首枚3D打印火箭Terran-1,已運送到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部隊(CCFS)發射臺,距離該公司正式發射3D打印火箭僅幾步之遙。
2022年6月4日,Ursa Major的Arroway火箭發動機已開始接受訂購,計劃于2023年進行初始熱火測試,目標是2025交付并逐年取代俄羅斯制造的發動機。
2022年5月12日,英國航天局對外宣布了英國近期航天方面取得的幾個新的里程碑,包括在英國本土的首次衛星發射。歐洲航天局(ESA)期待已久的"普羅米修斯-2"火箭發動機的發射將于今年夏天晚些時候在紐基的康沃爾航天港進行,將兩顆立方體衛星發射到低地球軌道(LEO),以監測包括GPS和精密成像在內的無線電信號。與此同時,英國航空航天公司Orbex已經公布了其Prime軌道空間火箭的第一個全尺寸原型,其中的發動機和渦輪泵系統是3D打印的。
從2015年開始,中國誕生了以星際榮耀、藍箭航天、星河動力、科工火箭等為代表的商業火箭企業,雙曲線、快舟、捷龍系列商業火箭已實現成功入軌發射。根據航空制造網,中國在火箭燃料方面,正在由煤油向液氫轉換。那么在火箭的設計及燃料處于升級換代的節點上,3D打印在火箭發動機的關鍵部件:推力室方面的技術應用邏輯與商業進展是什么樣的呢?本期,將與谷友一起,深度了解火箭推力室背后的3D打印。
在不到 60 天的時間內制造出零件減少 100 倍的火箭,3D打印火箭企業RELATIVITY SPACE 作為一家擁有重要技術和商業動力的領先私營航天公司,E輪籌集 6.5 億美元用于擴大火箭生產,該公司最新一輪融資有助于促進其完全可重復使用、完全 3D 打印的火箭 Terran R 的生產,并支持長期發展。
美國航天局的發射服務計劃(LSP)已于2020年12月11日向三家公司分配了合同,將小型衛星(SmallSats)發射到太空中,其中包括CubeSat,微衛星和納米衛星。
近日,Skyroot成功地測試了裝有帶100%3D打印噴油器的火箭發動機,火箭發動機是配置在其Vikram I運載火箭上的。
3D打印技術已成為航天制造機構搶灘下一代經濟性、可重復利用火箭發動機的重要“籌碼”。國際上這些商業化航天企業在高性能火箭發動機部件制造中大膽嘗試著3D打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