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3D打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打印服務,供公眾使用。從2012年開始,全球3D打印行業發展迅速,并且每年以大約30%的速度增長。
領先的核能和燃料組件供應商BWX Technologies(BWXT)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共同宣布了一項新的增材制造技術的開發進展,該技術專門用于生產反應堆組件。
航空航天供應商Premium AEROTEC與3D打印機制造商GE Additive共同宣布,在航空業鈦零件的批量生產中,這已經達到了新的生產率里程碑。就在去年,這些合作伙伴在航空制造商空中客車公司的幫助下,成功地驗證了在GE Additive Concept Laser M2系統上制造的多激光鈦,并一直在努力提高機器的生產率。
3D打印一體化結構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為增材制造而設計(Design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DfAM)的結構。以增材制造的思維去設計時,需要突破以往通過鑄造、壓鑄、機械加工制造所帶來的思維限制,這個過程是充滿挑戰的。
智能軟致動器通常依靠相變材料、流體驅動或靜電吸引等方式來實現特定的運動從而具有模仿生物系統的能力并兼具較高的效率。其中的介電彈性體致動器(DEAs)通過在兩個電極之間的絕緣彈性體上施加電壓所產生的靜電力作為驅動力。由于相反電荷的吸引力減小了電場方向上的彈性體厚度,從而導致正交方向上的膨脹伸展。這種外部電場可以通過撤去施加在電極上的電壓而快速施加和移除,因此DEAs表現出快速的驅動速率和較大的能量密度,使其在軟機器人、智能醫療器械等領域展現了巨大的應用場景。
致力于滿足全球社會需求的國際標準組織ASTM International在2017年宣布,它將建立卓越的增材制造中心(AM CoE),需要行業,政府和學術界的合作伙伴來幫助啟動中心。這種新的合作伙伴關系的首批創始成員之一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又名NASA)以及奧本大學和EWI。當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增材制造的首席技術專家約翰·維克斯(John Vickers)評論了其與ASTM的“數十年的合作關系”,以制定有利于整個行業的航空航天標準,特別是NASA的使命。
跨國電源管理公司Eaton的汽車集團宣布推出新的金屬3D打印程序,作為其Industry 4.0戰略的一部分。該公司旨在通過其新的3D打印功能減少生產時間并提高效率,并計劃在2021年第一季度之前在全球范圍內部署聚合物3D打印技術。同時,伊頓的Kings Mountain已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工廠安裝了首個金屬打印機系統。。
空中客車公司的子公司和飛機部件的全球供應商,Satair已向美國航空公司客戶提供了其所謂的“首個經認證的金屬3D打印飛行備件”。在無法從原始供應商那里獲得零件后,Satair開發了3D打印的A320ceo翼尖圍欄,后者很難提供鑄件。除了增加零件生產的靈活性外,由于競爭成本和交貨時間因素,增材制造被選為替代制造方法。
粘結劑噴射3D打印機制造商ExOne被選中為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開發一種新型鋼合金的粘結劑噴射3D打印工藝。ExOne獲得了美國國防制造與加工中心(NCDMM)的合同,使美國空軍生產的高強度鋼AF-9628能夠進行粘結劑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