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鈦合金植入體,替換人體的骨骼,在國內已經有不少的案例,包括髖關節、脊柱、胸骨等。那么印度在這方面的進展如何呢?
2022年1月18日,由醫療設備制造商Nvision 和Watershed Idea Foundry 開發的3D打印鈦合金頸椎前路固定板獲得了FDA的許可。據悉,頸椎前路板是一塊小板,通常用于在手術后為脊柱提供穩定性。
在骨科植入耗材市場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3D打印骨科植入物的商業化也進入了加速跑狀態。創新驅動型的骨科植入物制造商,通過創新驅動的研發在骨科植入物細分領域中打造自身的競爭壁壘。而3D打印技術正是骨科植入物創新的驅動力之一,深耕增材制造應用的企業已建立起競爭優勢。
鈦合金因具有較高的比強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耐腐蝕性等優點,在生物醫療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常作為骨科植入體材料,其中,Ti6Al4V合金是最為常用的一種鈦合金。然而致密 Ti6Al4V 合金彈性模量為 110GPa,遠高于人體骨彈性模量(0.02-20GPa),植入人體后會產生應力遮擋現象,導致骨吸收、皮質骨逐漸變薄,甚至發生植入體松動。
2021 年 12 月 6 日,印度國防冶金研究實驗室 (DMRL) 的研究人員利用 3D 打印技術制造了一種升級版的燃料噴射器,可以降低地對空導彈的推進成本。
據外媒報道,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的研究人員采用增材制造(3D打印)的方法制成一種輕質鋁合金,并在300℃環境下展示了其抵抗蠕變或變形的能力。
當我們想到 3D 打印時,我們往往會想到它生產復雜幾何形狀的能力,但香港團隊已經改變了這一點,將這項技術重新用于材料開發應用。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張天龍博士認為,我們應該開始考慮將添加劑作為一種多功能工具:“我們發現它在設計材料方面具有重要潛力,而不僅僅是設計幾何形狀。”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工作可以為新材料開發范式鋪平道路,其中 3D 打印技術用于制造具有適合工業應用的結構和性能的合金。
本周對于 3D 打印自行車愛好者來說是一個激動人心的一周,Urwahn Bikes 公布了生產 50 輛時尚限量版電動自行車的計劃,英國工程公司雷尼紹透露了其在 GB 奧運自行車賽成功中的作用。就前者而言,Urwahn Bikes 宣布與 MCM 的設計師合作開發“MCM EDT”,這是一款豪華的 SLM 3D 打印電動自行車。與此同時,雷尼紹公開了其如何參與制造被稱為“HB.T”的“創新型新田徑自行車”,以確保其重量輕且具有足夠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從而讓 GB 隊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達到最高速度.
導讀:近日,美國3D打印機制造商3D Systems公司在其材料組合中增加了兩種新的合金,專門用于在專有的直接金屬打印平臺上制造高強度、耐腐蝕的零件。3D Systems公司已經認證了一種耐用的鋁合金材料——Scalmalloy,它融合了傳統的鑄造合金(如AlSi10Mg和Ti Gr23)的優點,并具有出色的強度-重量比。另一方面,該公司的M789合金是一種無鈷合金,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較寬的加工窗口,特別是在DMP Flex、Factory 350和ProX DMP 320機型上打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