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特種化學品公司贏創(Evonik)已將其新型Vestakeep i4 3DF植入級聚醚醚酮(PEEK)燈絲引入其3D打印材料組合中。滿足ASTM F2026要求,這是外科植入物應用的行業標準,這種新材料將允許使用熔融長絲制造(FFF)技術生產3D塑料外科植入物。
3D打印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技術之一,其應用價值已經獲得了諸多業內人士的認可,如今,3D打印技術已經逐漸應用到醫療行業,為醫療領域帶來了新的機會。那么,3D打印技術在醫療行業有哪些應用呢?
3D打印已被廣泛用于制造頭盔,而不僅僅是在自行車頭盔和棒球等運動中保護頭部的頭盔。還有用于成人和兒童的定制3D打印頭盔,它在醫療應用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總部位于芝加哥的生物科技公司Biolife4D近日成功3D打印出了一顆完整的微型人工心臟。 雖然是迷你版本,但是其結構組織均和人類的心臟相同。為了創造這種心臟,他們使用了他們專有的生物材料,復制了真正的人體生物材料。
腦外科(一般是指神經外科)是醫學中最年輕、最復雜而又發展最快的一門學科。3D打印技術在神經外科多個亞學科領域都有著應用切入點,已在臨床治療中開展的應用包括腦腫瘤手術治療時使用的預規劃模型,以及用于顱骨修復的植入物。除此之外,還包括一些處于研究階段的新興應用,例如通過3D打印生物支架進行腦神經的再生、修復等。
在“輕型髖關節植入物的設計、制造和疲勞分析”中,土耳其研究人員尤努斯·E·德利坎利(Yunus E.Delikanli)和梅梅梅特·C·卡亞坎(Mehmet C.Kayacan)探索并測試了3D打印機為全髖關節置換術(THA)制造髖關節植入物的更好方法。大多數人都意識到髖關節的重要性,尤其是出現一些重大健康問題,或者年齡的惡化變得明顯和痛苦時。
據魔猴網了解,全球醫療器械公司LimaCorporate(利馬)已經確認,它已經開始在紐約的特殊外科醫院(HSS)建設其即將推出的現場3D打印設施。今年1月首次確認,合作伙伴于5月底在現場舉行了奠基儀式。建筑工程計劃于2020年完工,預計該中心本身將于同年初投入運營。
3D打印是一種將數字物體轉化為物理模型的制造技術。該技術在特定的數字設計的基礎上,通過在連續層中沉積材料來建立任意幾何結構。盡管3D打印技術在心血管醫學中的應用相對較新,但這門學科的進展正以令人吃驚的速度發展著。
來自中佛羅里達大學和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美國研究人員聚集在一起,回顧了醫學領域整體假肢的歷史,并進一步檢查3D打印所允許的轉變。由于認為在假肢中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進一步探討了兒童在出生時沒有或失去肢體時的身體和情感需求。他們的核心興趣在于新的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