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圖書館開展 3D 打印服務面臨的挑戰
5.1 必要性的爭議
自從 2011 年底法耶特維爾公共圖書館率先開展 3D 打印服務并引起廣泛關注以來,3D 打印機在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出現。這一現象也引起了圖書館界的熱烈討論。
澳大利亞學者 Hugh Rundle 在個人博客上表示反對把類似 3D 打印機這樣的制造工具引進圖書館,他認為“制造空間”的出現偏離了圖書館的使命,只是一種“貨物崇拜和技術狂熱”(Cargo cults and technolust)[21]。這種對實體的偏執和依戀導致了許多圖書館和館員對這項新技術的跟風。在他看來,無形的數據和信息更具有研究利用的價值,也是作為圖書館更應該關注的東西。國內圖書館界也有學者表示 3D 打印機在圖書館并沒有實際需求,只是吸引讀者的一種手段而已
作者:張世佳 曲建升
[摘要]本文介紹了 3D 打印服務在圖書館興起的背景,闡述了引入 3D 打印服務對于創新圖書館服務、踐行服務理念、轉變社會角色和發掘隱性知識的意義,并從提供 3D 打印服務的主要國家、圖書館類型以及案例這幾個方面分析了國內外圖書館開展 3D 打印服務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概括出圖書館開展 3D 打印服務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最后,預測了 3D 打印服務在圖書館的未來發展前景。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策部署,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我國增材制造(又稱“3D打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研究制定了《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月28日公布了《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