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3D打印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故事
魔猴君 行業(yè)資訊 843天前
今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也許我們將見證歷史,今天魔猴和大家聊一聊3D打印和解放軍的故事。
3D打印技術已成為推進軍事變革的新生力量,是國防和軍工領域備受歡迎的“新貴”,中國是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掌握了軍用3D打印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3D打印在我國軍事領域都有哪些具體 的應用。
陸軍
▍軍需物資油料保障演練,3D打印武器裝備部件快速搶修
2015年8月9日,在“補給行動-2015”軍需物資油料保障演練現(xiàn)場,10時30分許,由成都軍區(qū)抽組的應急兵站油料保障分隊一輛6管加油車被炮火“毀傷”。經檢測,系加油車聯(lián)軸器損壞。因聯(lián)軸器為非易損部件,應急兵站無庫存,油料保障分隊立即啟用油料裝備修理工程車,利用3D打印機現(xiàn)場打印制作聯(lián)軸器。
油料裝備維修隊士官董凱毅打開軟件,調出聯(lián)軸器三維模型。同時,另一名操作員劉得俊在打印機內裝入高分子材料。聯(lián)軸器打印結束,修理工當即對受損加油車換件修理。經技能測試,加油車功能康復正常,重新投入加油工作。“小小1臺打印機,能抵5個修理工!”董凱毅慨嘆地說,用傳統(tǒng)方法需要通過“車、鉗、洗、刨、磨”等復雜工序。如今3D打印機的投入使用,使修理告別了傳統(tǒng)方法,野戰(zhàn)搶修功率大大提高。
▍中國第四十集團軍急造軍路演練,6次用到3D打印搶修
2016年4月19日,“挖掘機出現(xiàn)故障,請求火速搶修!”一場實兵演練中,第四十集團軍某工程團道橋連,在剛剛展開的急造軍路演練中遇到了意外情況。
“石子卷入風扇,把水箱打漏了。”緊急關頭,修理連四級軍士長王玉明帶著一臺3D打印機趕到。根據(jù)數(shù)據(jù)制作三維模型,3D打印機很快就打印出一個方形的塞子,然后稍加打磨,就塞住了漏水的水箱,使挖掘機重行投入了工作。據(jù)了解,此次實兵演習,3D打印先后6次派上用場,極大的提高了野戰(zhàn)搶修效率。
海軍
▍中國戰(zhàn)艦進港時齒輪斷裂 艦上3D打印快速修復
2015年,元旦過后,海軍某驅逐艦支隊一艘戰(zhàn)艦在進港停泊時,絞纜繩的傳動齒輪鋸齒突然斷裂,無法快速拋錨。緊急關頭,機電部門維修人員快速卸下受損齒輪,走進位于船尾的移動方艙使用增材制造設備對齒輪展開搶修。很快,受損齒輪得到修復。
戰(zhàn)艦機電部門值更員任亞倫介紹:“這得益于增材再制造技術的成功應用。這里面猶如一個微型‘加工車間’,能夠快速修復、制造出常用甚至非標零件。”在移動方艙中,擺放著計算機、熔鑄設備、成型機,以及鋁合金材料、不銹鋼粉末等增材再制造必需材料。通過計算機內存儲的大量備件三維數(shù)據(jù)模型,成型機可根據(jù)模型對受損零件進行快速修復,部分簡易零件可現(xiàn)場制造,大大提高了戰(zhàn)時裝備保障效率,降低了軍艦上機電部門人員修復零部件的工作強度。同時,據(jù)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透露,艦上采用的3D打印系統(tǒng)已經通過總部機關的評審,走進了三軍裝備保障體系。如果說3D打印技術在陸軍和海軍的應用主要圍繞戰(zhàn)時工程裝備保障或維修領域的應用,那么相對于空軍來說,3D打印則是以裝備研制為主,幾乎新一代戰(zhàn)機都有使用到3D打印技術。
空軍
▍中國航天科工利用3D打印加速中國導彈生產
2022年5月,中國日報海外版介紹中國最大的導彈制造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利用3D打印技術加速巡航導彈的設計和生產的事例。據(jù)報道,中國航天工業(yè)是先進3D打印技術的最大用戶之一,目前該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在利用該項技術,制造許多巡航導彈部件,如發(fā)動機和機身面板。
據(jù)航天科工表示,未來還會將3D打印技術,直接引入到新型導彈的設計中,設計師可以考慮哪些組件適合打印。
▍3D打印機正在制造空軍發(fā)展的“中國速度”
資料表明,殲-10飛機研發(fā)用了近10年時間,而運用3D打印技術后,艦載機殲-15的推出只用了3年,直接跨入第三代艦載戰(zhàn)斗機方陣。
我們再一起看看,過去20年3D打印在軍用飛機上的應用。
2001年,我國開始重點發(fā)展以鈦合金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型技術為主的激光3D打印技術;
2005年,國內首款3D打印鈦合金零件在殲-11B的裝機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飛機鈦合金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形裝機應用技術的國家;
2009年,殲-15首飛成功,大量使用鈦合金和M100鋼的3D打印技術,制造起落架等主承力部分。
2012年,殲-31首飛成功,運用了大量3D打印部件,包括鈦翼梁、4個激光鈦合金主承力構件加強框。
2013年,運-20首飛成功,使用了3D打印的6種機身/主起落架接頭大型主承力構件。
2017年,翼龍-Ⅱ無人機首飛成功,包含8個3D打印零件,左右進氣風斗、電機冷卻管前/后半段、進氣道導流體左右段、唇口等部件。
2021年,殲-35首飛成功,采用了鋁合金加強框─翼樑整體件設計,通過3D打印一體制造,零件減少50%、減重38%、翼根高度降低1/4、制造效率提高10倍以上。
另外有資料資料顯示,中國第一款本土商用客機C-919,多用途戰(zhàn)斗轟炸機殲-16,第一款本土隱形戰(zhàn)斗機殲-20的研發(fā)也都使用了3D打印技術。3D打印技術集概念設計、技術驗證與生產制造于一體,能夠節(jié)省材料、簡化工序、減少成本,還可以制造傳統(tǒng)工藝無法完成的復雜構件。隨著這一技術的持續(xù)改進,相信它在未來的軍事應用中將隨處可見。
來源:https://www.3ddayin.net/xinwenpindao/shichangyanjiu/42914.html